2025-03-10
自1998年起,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已連續28年參加全國兩會,積極為中國民營經濟和新能源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今年全國兩會,劉漢元的建議主要包括:加大力度支持我國“新三樣”產業鏈出海,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構建由中國主導的供應鏈ESG審核標準體系等。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 劉漢元
構建由中國主導的供應鏈ESG審核標準體系
劉漢元表示,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ESG標準制定、認證單位常常基于不同的國家、背景、第三方機構,在系統性、完整性、有效性、一致性上存在很多差異,使中國企業在貿易合作等過程中增加了成本、難度,可能還走了很多彎路。
在他看來,在近十多年的能源轉型過程中,中國企業的管理水平、治理能力和全社會觀念的提升,使ESG相關的要求、治理辦法在中國落地有了充分的條件。建立完善中國更加系統的、全世界能夠互認的ESG認證和標準體系,成為當下的現實需求。
對此,劉漢元代表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可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可生態環境部或國家發改委)牽頭,聯合相關部委、行業協會、科研機構、龍頭企業與ESG領域專家學者,制定由中國主導的供應鏈ESG審核標準體系。
第二,開展國內試點并持續優化完善。例如,選擇我國在全球具備競爭優勢的新能源行業進行供應鏈ESG審核試點。
第三,推動中國供應鏈ESG審核標準體系國際化。例如,鼓勵中國企業在海外依此標準進行供應鏈ESG管理,引導國際通行的ESG標準制定,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標準”的跨越。
支持“新三樣”產業鏈出海
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劉漢元表示,過去幾年來,中國“新三樣”已成為新的“爆款”。截至2024年底,中國光伏產品、鋰電池、電動汽車在全球的市占率分別達到85%、79.8%、70.4%,具備較大的領先優勢。
“新三樣”產業鏈出海,不僅能助力人民幣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化,還將推動全球能源體系轉型升級。
為此,劉漢元建議,一方面,加大力度支持“新三樣”產業鏈出海,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例如,政府相關部門牽頭搭建“新三樣”跨境貿易信息共享平臺,簡化通關流程,設立專項資金等。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快擴大國內光伏裝機應用規模,滿足實現“3060”目標所需的發展速度
。
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劉漢元表示,隨著全球能源轉型進程加速以及我國“雙碳”目標推進落地,可再生能源得以快速發展,裝機規模實現大幅增長。可再生能源先天具有間歇性、波動性和季節性的特點,高比例接入電網客觀上加大了電力供應的保障難度。
為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劉漢元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加快特高壓外送通道及跨省跨區通道建設。二是大力支持“源網荷儲”項目發展,出臺政策鼓勵智能微網、虛擬電廠等新型示范項目的投資建設。三是加快打造我國綜合儲能體系,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四是用AI為新型電力系統賦能。通過AI算法對電網運行進行全面優化和智能調度,覆蓋電力系統的發、輸、配、用各個環節,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和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