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工商時報|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以“新三樣”破局全球化,借科技創新搶占時代先機
2025-03-11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激勵民營企業家奮發圖強、破浪前行。連日來,民營企業家代表委員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聚焦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暢談奮楫2025的信心、決心,交流科技創新、轉型變革的謀劃、實踐,勇擔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時代重任。
自1998年九屆全國政協一次會議開始,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連續28年參加全國兩會,積極為中國民營經濟和新能源產業發展“鼓與呼”。
今年兩會,有關民營經濟的話題備受各方關注。劉漢元對記者說,有幸于2018年11月1日參加了民營企業座談會并作為代表發言。近期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再一次強化了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也再一次向全社會強調了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和不可或缺的地位。新時期的民營經濟應該更加放手大力發展。“這次民營企業座談會強化了我們的信心,大家要共同努力,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劉漢元說。以光伏產品為代表的中國“新三樣”(光伏、新能源汽車、儲能電池)成為近年來的關注熱點,“新三樣”成為我國出口新名片。作為全球光伏產業領軍者,劉漢元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星辰大海。“新三樣”協同出海,被他視為打破國際產業壁壘、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核心抓手。劉漢元說,在“新三樣”中,光伏產業實現了能源生產方式的完整改變,新能源汽車實現了交通方式的最大轉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解決了能源轉型過程中的不穩定問題。這三樣結合起來,相互聯手、相互協同,一起出海,不僅能對中國產業提供支撐,還能有效加快推動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為主的新興能源轉型。對于人工智能帶來的發展機遇,劉漢元展現出前瞻性判斷。他說,春節期間“出圈”的DeepSeek在一定程度上補齊了我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底層邏輯、計算邏輯缺口。“當前,我們已經不可避免地要去迎接這個時代的到來,而且早擁抱、早應用,可能對未來發展所處的狀態、行業的地位更加有利。”所以,劉漢元說,無論對企業、行業而言,只能參與,不能回避;只能跑在前面,不能在后面。中國人不缺智慧,不缺數學專家和邏輯專家,在系統、軟件、硬件的打造方面具有全球領先的先天優勢,同時,如果國內供應鏈、產業鏈能夠有效支撐,有可能使我國的人工智能像“新三樣”一樣,很快實現超越,走在最前面。站在“雙碳”目標與百年變局的交匯點,劉漢元勾勒出一幅清晰的產業升級路線圖:以“新三樣”重構全球能源秩序,借科技創新搶占時代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