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作者:鐘繼輝
3月26-28日,中國藻業協會微藻分會第十一屆產學研大會暨通威第五屆微藻論壇在四川成都隆重舉行。大會由中國藻業協會、四川大學、通威農發、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共同主辦。本屆大會以“微藻高效生物制造與高值利用”為主題,聚焦高效生產、種質資源、高值利用等方面,推動微藻產業的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來自全國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共計400余人參會,共同探討微藻產業的現狀與未來。
大會現場
1
院士專家聯袂出席
點燃光合驅動強勁引擎
大會開幕會由中國藻業協會副會長、微藻分會會長,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所長秦松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石碧,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趙進東,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永定,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周維彪,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四川省水產局副局長羅本彬,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院長嚴吉明,中國藻業協會秘書長代國慶,四川大學教授、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彭必雨,四川大學教授、四川省微生物學會理事長孫群,通威股份副總裁、通威農發總經理張璐等重磅嘉賓出席會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石碧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石碧致辭表示,在國家《“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的政策東風下,微藻生物技術已成為推動社會綠色低碳轉型、踐行“大食物觀”的重要支點。四川大學將發揮在輕工科學與技術、合成生物學、生命科學、化學工程、碳中和技術集成等學科領域的優勢,在微藻高效生物制造與高值利用方面,進一步取得科研突破與成果轉化。借助本次會議搭建的教育界和企業界交流平臺,期待與專家學者、行業精英攜手共進,共同促進微藻研究和應用邁向新的高峰,促進我國相關領域科技和教育水平的進步與發展。
四川省水產局副局長羅本彬致辭
四川省水產局副局長羅本彬致辭表示,當前,微藻在四川水產產業發展中的應用尚處于探索階段。但四川素有“千河之省”的美譽,水系縱橫交錯,為小球藻、螺旋藻等品種提供了天然培養箱。而攀西地區,作為年日照時長高達2600小時的“陽光走廊”,是微藻規?;l展的理想之地,具備無可比擬的天然優勢。期待通過本次大會的深入交流與研討,為微藻產業發展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四川微藻產業必將在技術創新上大步邁進,在成本控制上實現新的突破,在產業發展上開辟新格局。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院長嚴吉明致辭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院長嚴吉明致辭表示,近年來,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不斷深化產教融合,積極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產教融合生態體系。2024年12月,學院與通威農發簽訂全方位合作協議,組建校企融合研發團隊、共建校企深度合作研發基地,圍繞微藻高效育種系統、微藻創新高效生產系統、無人化微藻智能培養系統、微藻應用場景開發等方向,開展微藻產業化關鍵技術攻堅、結果驗證和成果應用,助力推動地方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形成綠色低碳產業競爭優勢,實現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通威股份副總裁、通威農發總經理張璐致辭
通威股份副總裁、通威農發總經理張璐致辭表示,通威探索微藻領域十七載,始終堅信微藻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劉漢元主席提出微藻“一大一小”戰略,“小”指飼料中重要原料的價值替代,“大”指人類在糧食生產方式上的轉變。這一戰略精準錨定微藻產業與通威光伏新能源、農牧飼料兩大主業的深度協同,為通威未來發展提供了新思路。通威微藻項目將聚焦“電—光—藻”轉化效率突破,攜手各方共同攻克產業化瓶頸,推動微藻技術在更廣闊領域的應用。
2
分享前沿技術
繪制清晰發展藍圖
微藻的產業化發展,不僅是傳統農業向現代化生物制造升級的破局之道,更是應對氣候危機、資源枯竭等人類共同挑戰的創新引擎。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趙進東作《藍細菌光合自養的結構基礎與限速步驟》主題報告,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永定帶來《Microalgae Epoch:未來已來,激情中穩步前行》主題報告,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周維彪作《微藻在確保新加坡糧食保障和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主題報告,分享前沿研究成果。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趙進東作主題報告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永定作主題報告
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周維彪作主題報告
大會期間,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林燕,浙江大學教授、重慶大學教授程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劉建國,重慶大學教授廖強,浙江大學研究員周民,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高級研究員高風正,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魏東,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劉天中,深圳理工大學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胡強等分別作精彩報告,共同探索微藻高效生物制造與高值利用創新發展新路徑。
3
微藻高值利用
開辟能源轉型、糧食安全新賽道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講話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講話表示,經過十余年的努力,中國光伏發展一日千里。中國多晶硅產量從世界的零頭到現在占到全球產能的95%以上,并且成本更具經濟性、電耗更低,純度較十余年前實現了5、6個數量級的跨越,達到11個9、接近12個9。光伏發電成本下降了90%以上,全球范圍內光伏發電成本降到了1到2毛每千瓦時,成為最經濟的發電方式。生產光伏電池的關鍵設備從依靠國外進口,到全球最好、最大產能、最高效率的設備都是中國制造,生產設備幾乎全部實現國產化。十余年的時間,中國光伏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得到了歷史的證明?,F在,大家所要共同面對的是,能否再一次證明,未來十年微藻的產業化應用、自動化管理等方面也能實現快速發展,推動實現人類糧食生產消費方式的根本革命。事實上,科研院所、高校、企業、投資機構等方方面面,如果能夠加大一些力度、增加一些選育、在設施化設備化方面做足文章,微藻產業就能以很快的速度真正跑起來,這值得大家為之共同努力、不懈奮斗。
中國藻業協會副會長、微藻分會會長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所長秦松作總結講話
中國藻業協會副會長、微藻分會會長,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所長秦松總結講話表示,本屆大會,院士專家、企業代表齊聚一堂,探討微藻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讓我們感到微藻是“一大一小”的產業,“大”是“大愛”,微藻無私為地球貢獻氧氣、食物,而不為自己;“小”是“小技術”,當前我國微藻技術領域缺少從“0”到“1”的突破。面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高度融合的新時代,希望大家充分運用各種改革措施,以“大愛”為精神,以“小技”為主線,發揚“大愛小技”的新時代微藻精神,有效組織、不懈奮斗,推動我國微藻產業實現更多突破、更大發展。
“通威微藻”研究生論壇現場
作為本屆大會的重要環節,“通威微藻”研究生論壇成功舉行,來自浙江大學、四川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的研究生們,圍繞微藻產業的最新科技研究,分享優秀報告,以此鼓勵更多新生力量在科研道路上繼續砥礪前行,為微藻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本屆大會還特別設置了“微藻高效生產方案”“企業論壇”“種質資源創新與合成生物學”“微藻交叉創新應用”“微藻多維度高值利用”等專題分會,通過思想碰撞與經驗分享,深入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與協同創新,促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高效轉化,為微藻產業繪制更加清晰的發展藍圖。
微藻高效生產方案分會現場
種質資源創新與合成生物學分會現場
企業論壇分會現場
微藻交叉創新應用分會現場
微藻多維度高值利用分會現場
會議期間,與會領導嘉賓還參觀了通威集團體驗中心,詳細了解通威興業歷程及在綠色農業和綠色能源領域取得的發展成果,探索全球水產和光伏兩大行業首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發展密碼。
參觀通威集團體驗中心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