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30
作者:封面新聞
來源:封面新聞
1月12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聯組會舉行。四川省政協委員,通威集團黨委書記,通威股份董事長、CEO謝毅在會上發言,他針對建設更具競爭力的光伏產業體系積極建言獻策。
謝毅建議,從推動四川光伏產業高質量建圈強鏈、積極培育本土光伏獨角獸企業、充分挖掘我省光伏產業配套要素條件和優勢等三方面著手,多措并舉,加快推進四川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川光伏產業已初具規模
但光伏配套產業相對薄弱
作為全球新興產業,光伏產業在過去10年增長了10倍,不僅是“四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組成部分,還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鮮明導向”的重要手段,更是加快推進四川省乃至全國“雙碳”戰略的有力抓手。過去幾年,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四川晶硅光伏產業已初具規模,目前已形成高純晶硅產能11萬噸、拉棒切片產能60GW、電池片產能77GW,2022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在空間布局上,已形成“成樂眉光伏產業經濟走廊”,為加快推動產業發展壯大,在全球打響“四川造”的亮麗名片。
“目前,四川省已形成從硅料到電池的光伏主產業,但是光伏配套產業相對薄弱,尚未形成光伏產業的集群和配套優勢,當務之急是大力推動四川光伏產業高質量建圈強鏈。”謝毅認為,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議憑借川內鏈主企業的行業優勢地位以及政府相關招商引資政策支持,積極引進產業鏈配套廠商,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形成產業集群。二是在要素保障方面,前瞻性謀劃土地、能耗、電力配套等要素保障與規劃,為推動光伏配套項目的加快落地提供要素支撐。三是在物流運輸基礎設施方面,充分發揮成都中歐班列物流優勢,建議加快完善金堂、樂山鐵路及水運港口碼頭和航道建設與提檔升級,打造四川公路、鐵路、水運綜合運輸體系,提升組件產能參與全國競爭的經濟性,推動光伏產業聚集發展。
積極培養本土獨角獸企業
充分挖掘省內光伏產業條件與優勢
中小微企業往往聚焦在產業鏈的某一個專項環節,通過與龍頭大型企業錯位發展,實現協同。謝毅建議,參考借鑒江蘇、廣東、青海等省份在培育本土光伏獨角獸企業方面的經驗和案例,加大政策扶持、金融支持力度,推動省市各類產業基金加大對本土光伏企業的投資力度,推動中小微企業在細分市場打造隱形冠軍,增強本土光伏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培育一批本土新能源光伏獨角獸企業。
面積占四川61.3%的“三州一市”光伏資源優勢突出,具備打造光伏應用基地的良好條件,規劃可開發太陽能資源超8500萬千瓦。在充分挖掘省內光伏產業配套要素條件和優勢方面,謝毅建議:一是省級層面加強統籌,推動全省光伏項目開發與建設。充分利用“三州一市”豐富的風光零碳電力支持成都工業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通過全省光伏電站項目優先使用本地造光伏產品,以應用端帶動制造端,進一步推動四川上游產業鏈的聚集發展;二是充分發揮四川水電優勢,在電量保障和電價上繼續給予精準扶持。以水電清潔能源制造光伏清潔能源,提升省內光伏企業競爭力的同時,加快推動實現“雙碳”戰略目標;三是充分利用中歐班列的地理優勢,在光伏產品出口上,給予出口政策扶持,大力支持晶硅光伏產品的出口,實現在蓉建成輻射歐洲市場的光伏產品出口集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