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
作者:曹宇
“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即是有理。”
1.見群龍無首,吉
“市場的偉大在于不斷形成壓力,迫使人無法睡懶覺和‘躺平’。你可以睡懶覺和‘躺平’,但明天和后天的早餐自然不再是你的?!?/p>
在全行業普遍對“內卷”深惡痛絕,談之色變的當下,通威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卻在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從另一個角度解讀了適度“內卷”的必要性。
當天,周遭的提問者偶爾停頓組織語句,但劉漢元卻幾乎沒有停頓,信手拈來,侃侃而談。
關于通威過往四十余年發展歷程和劉漢元的傳奇經歷,已有太多報道見諸報端。筆者只想從他的言論和性格著手分析,揣摩這位特立獨行的企業家的所思所想。
他是極優秀的演說家,有極強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是,他真的懂,有足夠的高度,言之有物。
他認為“適當地卷、必要地卷”是產業活力和動力的來源。在這個特殊時期下,我們會認為它或多或少帶有貶義,甚至主要是貶義。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它也維持了中國的領先地位和產業不停歇的發展。
2018年,中美對抗升級。筆者第一次用國家命運的視角游歷多個國家后發現,在國土面積、經濟教育基礎、人員素質、工業體系、社會制度等綜合因素考量下,全球能夠有機會上“牌桌”對弈的國家,不超過一手之數。歷經百年屈辱的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建國后又歷經近百年,建立工業體系,實行改革開放,才迎來一張有機會“卷”的入場券。
劉漢元清醒地看到,適度的卷,也代表著當下人人有機會。當行業和社會格局過于固化,人民失去了“卷”的環境,卻也沒有了向上的通道。同時如果光伏企業只為卷而卷,缺少合作意識,“有可能我們大家不配去推動能源轉型。”
《周易》有云: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古人認為,乾卦六龍,各爭其時,皆為首而顯得無首。
這就是劉漢元眼中理想的光伏。
人人如龍。
2.通威的行與知
今年光伏產業震蕩之猛,讓劉漢元都感到驚詫,并說“這是我創業四十二年來首虧”。但這在他創業四十二年的過往中,遠算不上“至暗時刻”。
通威集團有個特別的天賦——學而有術:擅長在“戰爭”中成長,吸取并固化經驗教訓。
多年前的飼料領域,那場由正大掀起的價格戰中,通威面臨的壓力遠大于現在。在極限承壓下,通威學會了“極致者生存”,無論是成本,還是規模,劉漢元都要做到前三,甚至第一。
這也是劉漢元或者說通威集團了不起的地方:劉漢元講戰略可以講到極高,集團內部工作又可以摳細節到極致。
當年初入光伏,產能剛建成就趕上行業震蕩,永祥多晶硅巨虧,大股東退出,劉漢元咬牙接盤借助精細化管理與持續研發投入,做到西門子法硅料成本全行業最低。
在民企全面退出光伏電站持有時,通威搞漁光互補,學會資源稟賦最大化利用,自己的飼料、養殖場、食品公司,改造水池,做一二三產聯動。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圣人講“知行合一”。
劉漢元是典型的先“行萬里路”后在典籍中找到印證,從而做到“知行合一”的企業家。
這給通威帶來兩個最大的好處:
其一是能夠找到理想與現實的平衡點,這點從劉漢元提出“行業利益最大公約數”可見一斑。講話有高度,但不唱高調,做到平和與平衡。
其二是能夠讓企業在有理論指導下積極進取,長久葆持“青春”。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二十年間,只顧埋頭做生產的光伏企業淪為平庸,在產業升級時被淘汰,而如果企業只談戰略不切實落地,在銷售和成本上幾乎都做得不好。這兩種企業,往往會不約而同出現沉沉的“暮氣”。
作為改革開放后的第一批企業,通威四十多年間一直保持這種能搞戰略、精控成本、能戰斗能“折騰”的狀態,一方面因為光伏行業確實跌宕起伏,另一方面得益于從戰略到戰術的制定與轉化做得很好。
更難得的是,劉漢元也會“先知后行”。他之所以進入光伏,和其2002年在北大光華讀博時的研究方向不無關系,在博士論文《各種新能源比較研究與我國能源戰略選擇》中,劉漢元將各種能源做了比較,最終認為光伏的潛力最大,是人類的終極唯一選擇。22年后,劉漢元在接受采訪時,再次強調了這一點?!霸?0年后碳中和的背景下,全中國和全世界能源的50%甚至70%以上,都將由光伏提供?!彼岢鰬霸缯J識到光伏的意義,采取必要的措施,完善相應的體制機制,加速應用推廣與普及,需要各方有擔當精神真正去推動。
筆者從業近20年,有幸跟隨企業經歷了多輪產業周期的洗禮。在這個過程中也在不斷將對行業的體悟總結,歸納,最后在典籍上找到印證,卻時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敝小诜治隹偨Y產業規律和行業未來方向后,往往發現劉漢元已經講過了,而且總結得更精煉。
3.功到成處
通威是一家典型的“事功”企業。
在通威內部,劉漢元有著近乎絕對的權威。一因其從成功邁向成功令眾人信服;二因其殺伐果決讓人敬畏;但最重要的,還是通威是一家能夠給“兄弟伙”們分錢的公司。
通威集團給各板塊制定好目標后,每個板塊和板塊負責人都有相應的激勵措施,且足夠豐厚。
這種分配模式,注定了通威在市場上做起業務來是比較“兇”的。
近兩年多晶硅價格大幅起落,在暴漲時期,以通威為代表的硅料企業多受抨擊,曾有不喜歡通威這種強硬風格的朋友也曾問筆者,你為什么不評判通威和其它的硅料企業?
很簡單,筆者不希望行業協作崩盤,不認可硅料企業的調價方式,也不愿意看到產業震蕩,但筆者沒有立場去指責。
硅料企業是過過苦日子的,尤其是進行業較晚沒吃到行業紅利的企業,曾常年處于虧損邊緣,多晶硅會緊缺,還不是沒人愿意干么?
先做眾生牛馬,后為諸佛龍象。
劉漢元的第一責任,是讓通威這家企業的6萬員工,能夠有尊嚴的生活。但在通威內部,談到劉漢元,即使是從通威離職的高管,也幾乎都對其欽敬有加。
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即是有理。
筆者曾拋出“光伏節點論”和“企業基因論”: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征節點,每家企業有每家企業的基因。當企業基因與時代特征高度契合時,企業就會發展得很順暢,反之則處處碰壁。
通威初入光伏時,從一家以成本控制為核心,能夠長期忍受1%凈利潤的魚飼料企業,在以技術為導向的多晶硅行業走得就并不順利,后來陸續解決了技術問題,同時光伏行業也從高科技產業“變成”制造業,通威的優勢開始凸顯,降本策略在通威非常之多。收購LDK賽維的電池業務后,通威又開始走上了精益制造之路,與時代特征高度吻合,開始一飛沖天。
但到了垂直一體化時代,組件看似最沒門檻,實則門檻最高,品牌和銷售服務體系至關重要。
這與通威光伏過往業務非常不同,歷史上幾家從上游起家發力組件業務的企業,幾乎都需要沉淀和適應的過程,唯二的例外應該就是隆基和晶澳。其中隆基是借助多晶轉單晶的窗口期,晶澳的組件業務則是一步一步積累而來。
但眾所周知,通威在水產、飼料的渠道、營銷非常成熟,觸類旁通,若這套手段能嫁接融合進組件終端,通威將會強的可怕。
4.CTO
“通威真正的CTO其實是劉漢元?!蓖ㄍ煞軨TO邢國強博士對筆者笑著說。
由于推崇“事功”,通威以往更注重時效性強的生產環節,強的是成本控制和精益制造,其實并不以技術見長。
但邢國強認為通威其實很懂技術,最懂的那個人就是劉漢元。
他創業就是搞發明。
不得不說,劉漢元還是太全面了。
通威沒有拒絕任何的電池技術,TOPCon、HJT、xBC、鈣鈦礦/晶硅疊層技術都有專門的團隊去做,立項鈣鈦礦時,劉漢元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聽了一整天的報告,一個細節一個細節的過。
投資多晶硅初期,永祥一年要虧掉通威一半的利潤,劉漢元當時幾乎每天都在研究怎么提效降本,提出很多改進意見。邢國強剛進入通威時,對劉漢元給他頭頭是道的講氣化反應時倍感驚訝。目前“永祥法”已更新到第八代,很多創新出自劉漢元的想法和要求。
到現在他仍會經常復盤,反復提及:“幾年前我提的要求,是不是現在做到了?”
目前永祥多晶硅制備中蒸汽能夠做到0消耗,就是基于劉漢元的想法和思路。
以往看好什么技術,搞明白其潛力后,劉漢元就開始找團隊或者收購公司,然后以項目制運行。
但實際上,“事功”型管理制度與需要積淀和堅持長期主義的研發并不能很好的匹配。
好在,劉漢元也在反思,近幾年觀念有了很大變化。
2024年11月18日,通威全球創新研發中心揭幕。2023年4月初視察研發中心并聽取未來規劃時,劉漢元沒有具體評論。但過了幾天,他在公司經營分析月會上指示,未來將雙流基地定位為電池片+組件的研發中心,研發中心在未來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都是企業本身防風險、找方向、定位市場、研發主流技術的一個牽引點,建設一個和其龍頭企業地位相匹配的、四川獲獎的國家級企業研發中心。
全球創新研發中心其中一個單體車間就達到了440米長,130米寬,面積5.7萬平米,還有1.2萬平米的光伏檢測中心,電池組件等各項可靠性檢測功能齊全。
這種大線級別的試驗,除了效率提升結果更真實之外,還讓通威對于產線掌控度更高。
5.應用破局
當下,光伏行業亟需進一步拓展市場,消化暫時過剩產能,劉漢元又提出打開應用市場,并用新能源為為西部和其它地區和國家“輸送現代化”。他說“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切的技術和產業先決條件?!?/p>
從經濟學角度,提高生產力,才能從結構上改進生產關系;從國內發展來看,有效拉動內需,推動經濟雙循環,對外經貿政治破局,既是共同富裕。
劉漢元也談到了新能源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霸谥袊洕媾R下行壓力的情況下,什么樣的方式才能真正拉動內需,并推動形成未來有價值的、持續的社會資產?”他提出中國國內可抓緊推動汽車電動化、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清潔化。
劉漢元還表示,欠發達國家、“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能源發展過程中,可以不用再走原來發達國家的老路,直接進入可再生清潔能源為主、甚至百分之百的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清潔能源時期。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的資金走出去、光伏產業走出去、儲能產業走出去、汽車電動化走出去,可以支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打造,真正驅動中國走到世界舞臺的中央,成為拉動中國本土經濟發展和引領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主要力量。
想推動這種變革,對任何一家光伏企業來說都太難了,但對通威來說,只要堅持趨勢,“功成必定有我?!?/p>
而一個現在仍然不斷在成長的通威,仍然在變得越來越全面。